减贫与包容性发展

作者: 分类: 收益 发布时间: 2023-11-11 16:52:25

提出实现包容性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①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新挑战”为主题,倡导亚洲更加公平、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又好又快发展”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和思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过去注重发展的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包容性发展

1、包容型领导需要改进哪些问题?

“包容”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国语·正语》中的“夫与实生物,同则不续”的思想,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中包容性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宽容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新挑战”为主题,倡导亚洲更加公平、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

包容性领导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教育学领域。Vitello和Mithaug(1998)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容纳学习者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包容性领导侧重于减少因文化背景、社区差异和个人能力造成的排斥。学生是全纳教育的中心,全纳教育也涉及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言行。学习障碍儿童的全纳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战略方向之一。

2、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

文化作为文明的核心标志,一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基础和发展灵魂。文化建设历来与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内涵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自强自立的血脉根基,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谐、永续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

一是以文化自觉为方向,努力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其起源、形成过程、特点和发展趋势。文化自觉反映了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造,体现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3、思考讨论: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

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结合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不断开拓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好又快发展”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和思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过去注重发展的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其次,指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并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提出实现包容性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005狼文化席卷全国。一本沿袭了狼文化的书《狼魂》说:“难道不能向狼学习吗?”不会吧!为什么?因为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在‘胜者为王,败者为敌’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你对竞争对手心慈手软,就会被对方无情地吃掉。“这可以说是赢得了斗争思想的精髓。这里举一个例子,可以和上面的思路比较。作为美国总统,林肯对政敌的友好态度一度引起一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没有试图与那些人成为朋友,而是摧毁他们。

中国有句古话:海纳百川,气度大。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唐朝,在思想、文化、国力、疆域等方面几乎达到了顶峰,这与唐文化的包容包容是分不开的。唐朝初年,突厥在北方肆虐多年,为了国家的和平,唐高祖不得不臣服于突厥。但唐太宗打败突厥后,并没有杀光他们来羞辱父亲。相反,他任用了100多名曾与唐朝为敌的突厥人担任将军和中郎将,约占朝廷武官的一半。同时,唐朝允许投降的突厥人移居中原。

5、多元化和包容性体现在哪里

多样性: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组成的。不同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有特点。文化多样性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出来。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包容性:1。求同存异就是能够与其他文化和谐相处。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增进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本文从民族视角探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意味着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够与其他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因素。第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以和谐的关系不断与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6、如何理解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表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不仅要注重速度和增量,更要促进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加注重质量,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无水分、可持续的增长,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将增长目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并明确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7、如何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包容性增长

①中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应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②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国家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人民收入增长;⑤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合法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从根本上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减免债务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全球经济增长和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反映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可预测的和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系;它更多地体现在使那些贫穷国家能够在全球区域增长的过程中受益更多。“包容性增长”应该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应该损害或抑制另一个国家;国家之间应该有协调和谐的发展。